1月10日,2019年度中國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2019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出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獲獎項目涵蓋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應用全鏈條,既對標世界科技前沿,又填補國內技術空白。
國家科學技術獎是國家為獎勵在科技進步活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而設立的獎項,包括5大獎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大會上,中國船舶集團所屬719所名譽所長黃旭華院士、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曾慶存院士,摘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10名外籍專家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國家自然科學獎授獎項目46項;國家技術發明獎授獎項目65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授獎項目185項。
中國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稱,獲獎項目體現出創新驅動制造業提質增效升級等特點:“機械裝備、新一代半導體照明、航空安全和飛機制造等重要領域,多年的科研積累和沉淀,厚積薄發,涌現出了多個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優秀成果??萍贾我I綠色高質量發展。金屬材料、輕工、化工、建筑、機械、農業工程等各行業的獲獎成果,彰顯了綠色發展的理念?!?
其中,由山東科技大學、山東能源重型裝備制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濰柴動力空氣凈化科技有限公司等主要完成單位共同完成的《耐磨蝕抗熱震結構功能材料及涂層技術》項目獲得2019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