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4年GDP為7.3%,自2015年后逐漸放緩,2015年6.9%,2016年6.7%,2017年6.9%,2018年6.6%。根據中國社科院日前發布的2020年《經濟藍皮書》:今年有望實現6.1%左右的增長,預計明年經濟增長6%左右。在我國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鈦白粉市場也表現出了“旺季不旺、淡季愈發低迷”的新常態,在資金成本、原料來源和銷售網絡等都無法與大型企業相抗衡的中小型鈦白企業,未來的發展之路在何方?
一、 中國鈦白市場整體情況
(一)全國產能、產量情況
1、2002年總產能39萬噸,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鈦白粉生產國;2009年總產能180萬噸,超越美國(150萬噸),成為全球第一大鈦白粉生產國至今。
2、1998年產能為19.8萬噸,產量14萬噸;2014年產量243.5萬噸;2015年產能為330萬噸,產量232.37萬噸;2016年產能為359萬噸,產量259.72萬噸;2017年產能為320萬噸,產量287萬噸;2018年產量295.43萬噸。
3、新增氯化法鈦白產能情況
(1)2019年,龍蟒佰利聯在完成一期6改10形成10萬t/a基礎上,5月份又實現了二期(20萬t/a)擴產項目中第一條線10萬t/a竣工投產,7月份全面啟動云南新立鈦業復產工作。至此,該公司擁有的氯化法產能達到36萬噸。
(2)中信鈦業在已具有6萬t/a(熔鹽法3萬t/a,沸騰法3萬t/a)產能的基礎上,擴產6萬t/a新生產線已動工建設。
(3)山東魯北化工旗下的山東祥海資源科技有限公司6萬t/a生產線已動工建設。
(4)四川宜賓天原海豐和泰有限公司5萬t/a已投產,隨后將實施第二條5萬t/a生產線的建設。
(5)預計未來1~2年,中國氯化法鈦白粉的年產能為65萬噸。
(二)鈦白粉近幾年的市場表現
1、2015年 “囧”
2015年初,金紅石型及銳鈦型市場價分別為13000元/噸和10000元/噸左右,自2015年9月開始下跌,年末金紅石型鈦白粉下跌至9000元/噸,銳鈦型8000元/噸左右,金紅石型鈦白粉市場價格整體跌幅達20%,鈦白粉市場行情呈現單邊下行態勢,截至2015年底多地成交價格跌破成本價。
2、2016年開始“旺”
2015年三季度末,國外三大鈦白供應商宣布削減鈦白粉生產量,共計削減鈦白粉產能32萬噸,其中科慕安迪摩爾工廠、亨茲曼加萊工廠屬于永久性撤除。鈦白粉市場的轉折建立在2015年全行業總產量下降的基礎上開始上漲,2016年3月開始上漲,2017年4-6月達到高點,金紅石鈦白粉最高達2萬元/噸。
3、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價格走勢
(1)硫酸法金紅石鈦白粉
(2)銳鈦型鈦白粉
4、當前的市場表現
在經過2013年-2016年市場低谷的洗禮后,目前我國鈦白粉市場表現相對成熟,即看不到20000元/噸以上的瘋狂,也難見萬元甚至9000元/噸的跳樓價。隨著龍蟒佰利聯收購云南新立鈦業和金浦集團收購江蘇太白,行業的產能集中度在進一步集聚,市場導向已由增量型轉變為存量型,“旺季不旺、淡季愈發低迷”成為鈦白粉市場的新常態。根據攀枝花釩鈦交易中心的數據統計:金紅石硫酸法鈦白粉2018年均價為16575元/噸,2019年1-11月均價為15175元/噸,每噸均價下跌1400元;銳鈦型鈦白粉2018年均價為14300元/噸,2019年1-11月均價為12850元/噸,每噸均價下跌1450元/噸。
二、給中小鈦白企業的建議
(一)向“小、精、尖”方向發展(專用領域定制化)。加大產品在專用領域的應用化研究,力求實現高性價比和不可替代的名優產品效應,形成“差異化”發展路線。
(二)抱團取暖。區域相對集中的眾多中小鈦白企業,可通過第三方交易平臺,實現大宗原材料和產成品的統一購銷。大宗原材料統一采購可增強與上游原材料企業的議價權,降低采購成本。產品統一銷售可增強與下游客戶的定價權,避免“賠本賺吆喝”式的價格血拼。
(三)背靠大樹發展戰略。依托大型企業的資源優勢和強大的銷售渠道,緊跟大型企業的步伐發展。鈦白中小企業可參照釩系中小企業的運營模式,為大型企業代加工賺取穩定收益;這樣一方面解決了中小企業的生存問題,又能促使大型企業的規?;?,提高鈦白產業的集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