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攀鋼釩煉鐵廠4號高爐利用系數首次突破2.700之后,9月份再創投產以來最好紀錄,高爐利用系數達到了2.706,探索出了釩鈦礦高效冶煉新路。
高爐利用系數是衡量高爐生產率的一項重要經濟技術指標,利用系數越高,代表高爐生產效率越高。煉鐵廠4號高爐是攀鋼二期工程的杰出代表,有效容積為1350立方米,于1989年9月建成投產。由于高爐有效容積越大,優化各項經濟技術指標的難度也越大。特別是今年4號高爐大修以來,在恢復生產過程中達產達效進度緩慢,一度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為徹底扭轉被動局面,煉鐵廠干部職工充分發揮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作風,堅持“反對僥幸、反對冒進、反對貪婪、戰勝自己”的理念,成立4號高爐達產攻關專家小組,認真總結、分析高爐達產緩慢的經驗和教訓,重新制定科學的操作調劑方案,并將“飯桌、床鋪”搬上爐臺,采用24小時跟班作業,隨時處置調劑高爐生產過程中的突發情況,最終扭轉了達產緩慢的被動局面,使生產逐步步入正常軌道。8月份,4號高爐利用系數首次突破2.700。
為持續優化經濟技術指標,進入9月份后,煉鐵廠針對大量使用水熄焦,焦炭質量變差的情況,加強原燃料管理,密切跟蹤焦炭水分,做好負荷調劑,防止因原燃料波動引起高爐不順;通過優化裝料制度,加大礦石批重,采用加重邊緣的料制,使高爐煤氣利用率提高到了42.6%,為4號高爐全月完成生鐵產量10.96萬噸、超計劃進度1.09萬噸、高爐利用系數達到2.706奠定了基礎。文章來源“攀枝花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