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在攀鋼集團西昌鋼釩有限公司(簡稱“攀鋼西昌鋼釩”)繼5月10日3#發電鍋爐煙氣脫硝改造工程完工后,4#發電鍋爐改造工程又如期建成。
而在之前的4月28日,5#發電鍋爐煙氣脫硝改造工程已全線貫通,設備運行穩定。
“剩余的1#、2#工程將在6月份全部結束。到時候,5套設備將全部滿足超低排放要求。”攀鋼西昌鋼釩安全環保部副部長唐鳳君說。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近年來,西昌鋼釩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用實際行動交出一份滿意的環保答卷。
變化的不只是環境更有觀念
走進攀鋼西昌鋼釩,隨處可見綠色的草地、潔凈的路面、茁壯成長的樹木。原料燒結區、冶煉區、軋鋼區、輔助區,220種植物不但發揮除塵、防噪作用,還營造出多種美麗景觀。
整個廠區綠化投資超過1.8億元,綠化面積251萬平方米,綠地率達38.5%,綠化覆蓋率達41.35%。優美的環境讓參觀者紛紛點贊。
“變化的不只是環境,更有觀念。”攀鋼西昌鋼釩總經理肖明富介紹說,公司努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進綠色發展。
廠區項目總投資約280億元,環保投資就達39.75億元,約占總投資的14%。目前,該公司已建成環保設備設施160套,其中燒結煙氣脫硫系統3套、焦爐煙道廢氣脫硫脫硝系統2套、除塵設施143套、廢水處理設施12套,僅每年投入環保運行的成本就達8億元。
公司投產之初,燒結氨法濕法脫硫系統外排煙氣存在“白霧”(煙羽)現象。為此,從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公司增加投資2.2億元,新建多級密相半干法脫硫系統替代原氨法濕法脫硫系統,解決了“煙羽”問題。
2013年至今,攀鋼西昌鋼釩僅這方面的技改投資已超過10億元,污染物排放指標優于國家現行排放標準,先后榮獲“全國綠化模范單位”、鋼鐵行業“2018年綠色發展十大先進企業”等榮譽稱號。
完善環境管理體系支撐打造“環保標桿”
環境的改善和保護,離不開嚴格的管理。2018年,該公司所有污染物實現了達標排放,同時針對環保管理不到位問題,考核相關責任人41項,考核金額達11.83萬元。
“對于環保問題,我們始終堅持零容忍。”肖明富表示,攀鋼西昌鋼釩構建了完善的環境管理體系,為打造“環保標桿”提供支撐。
該公司健全環保管理組織機構,環境保護職責覆蓋全公司各單位、各部門、各崗位;堅持環保“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環保主體責任得到有力落實;結合國家環保相關法律法規,全面、及時完善環保管理制度,確保生態環保建設與時俱進。
與此同時,該公司在建立多手段、全方位的環保監察機制方面不斷創新:成立安全環保督察室,日檢查,旬通報,月考核,將環保壓力層層傳遞;在廠區安裝高清攝像機,建立手機預警系統,凡是污染物排放濃度達到排放標準的85%,相關管理人員立即收到報警;嚴格執行企業環境信息公開制度,及時公開環保監測數據信息,組織社會監督員、媒體、市民代表到攀鋼西昌鋼釩參觀、座談交流,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我們正創新環保管理模式,推進‘環保+智能’信息化系統建設。”唐鳳君介紹,此舉將完善廠區環境監測手段,提高環境監管與預警能力,使環境監管更加準確、有效。
著眼高質量運行超低排放有力推進
作為致力于建設現代化精品工廠的攀鋼西昌鋼釩,始終牢記央企責任。早在去年10月,該公司焦爐煙道廢氣脫硫脫硝項目已投運,兩座焦爐煙囪污染物外排指標均滿足超低排放要求。
近年來,該公司大力開展燒結過程脫硝及利用現有脫硫裝置脫硝的科研工作,編寫的《釩鈦磁鐵礦燒結煙氣一體化脫硫脫硝應用及示范評估報告》于2017年獲通過,及時制定了三年環保規劃(2018-2020),高標準執行行業要求。
按照兩級集團公司的統一部署與大力支持,該公司去年就組織實施焦爐煤氣精脫硫、焦化汽車裝焦揚塵治理等環保提升項目10余個,投資達2.2億元;今年又將投資5.2億元,擬定重點環境項目7個,消除可視化污染項目44個,廠區環境治理項目52個。
經過努力,攀鋼西昌鋼釩現已成為國內鋼鐵企業首批做到廢水零排放的企業之一,固體廢物實現了循環利用,第一家采用全封閉料場,從源頭抑制了粉塵的產生。
積極探索新能源應用,攀鋼西昌鋼釩與英利公司合力打造的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基地現已全部建成發電。項目總裝機容量20.1兆瓦,年均可實現發電2122萬千瓦時,節約標準煤2606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1155噸。
當前,攀鋼西昌鋼釩正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朝著“2020年率先達到超低排放標準”目標,為早日建成綠色、智能制造的現代化工廠而奮勇前行。文章來源“四川日報”